新闻中心 > 焦点图 > 正文

减少各种小吃 庙会经济需要更多文化味儿

2019-02-13  来源:工人日报

5034

  减少各种小吃,增加文创产品

  庙会经济需要更多文化味儿

  每年春节,逛庙会是不少人必选的项目之一。庙会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假期生活,还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北京的地坛庙会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庙会之一。截至今年,地坛庙会举办了34届,已经成为北京春节假日经济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每年都会吸引几十万游客游览。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今年初一到初五,仅北京的地坛和龙潭湖庙会就分别接待中外游客80.2万人次和61万人次。

  增加了文化创意产品

  《工人日报》记者大年初一在地坛庙会采访,谈起今年庙会的特点,许多游客最大的感觉是:庙会消费里有了更多文化味儿。

  大年初一上午,刘先生驱车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了北京地坛庙会,今年他没有返乡过年,而是将在老家山东的父母接到了北京,体验北京的年俗。

  刘先生此前曾多次游览地坛庙会,他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他感觉今年的地坛庙会更加精致,文化味浓,商品精致,富有创意。他的儿子今年主动挑了两件玩具,其中一件是一盏精致的水晶灯,里面有可爱的小猪等装饰。孩子看一眼就喜欢上了,掏出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下来。

  “虽然价格不便宜(299元),但是很好看,孩子喜欢就让他买了。”刘先生说。

  记者在庙会现场发现,烤羊肉串、油炸食品等许多被消费者诟病的传统项目今年被取消了,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创意产品,这让整个园区的环境更好。

  文化和产品结合

  “吃”一直是庙会的主要传统之一,也是庙会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比如,2015年,北京龙潭湖庙会的一个烤羊肉串摊位,一天的营业额可以达到15万元,摊位费也高达近20万元,主办方和商家均“收获颇丰”。但是,考虑到绿色环保,今年北京的庙会果断取消了这样的“低端”项目,只保留了那些绿色、有特色的饮食项目。

  文艺表演、文化展示也一直是庙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地坛庙会的常规项目“祭地表演”,一直是游客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地坛公园的方泽坛内响起悠扬的中和韶乐,身着祭祀盛装的“乾隆皇帝”在150余名“文武百官”“侍卫仪仗”的拥护下,缓步登上方泽坛……游客们在观看中体验了中国古代文化。

  实际上,多年来,文化和产品很难结合起来是我国庙会经济的一大瓶颈。有游客感叹:走哪都是糖葫芦、羊肉串,不是套圈圈就是扔飞镖,摊位上卖的商品无特色,简直是“超市搬家”,热闹有余,文化不足。

  对此,今年的地坛庙会虽然少了烤羊肉串这样的“烟火气”,但是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味儿,这一特点主要集中体现在文创产品上。

  游览整个庙会,“宫廷娃娃”系列、“千里江山”系列和“纸胶带”系列等故宫文创产品,北京后海兔二爷、敬人纸语、京华印象等“网红”文创品牌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许多产品做工精致、质量上乘,其中蕴含着浓浓的文化味儿,让人见了就想买。其中,故宫文创产品中的猪年生肖钥匙链非常抢手,摊位被游客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这些产品在带给游客文化享受的同时,还极大促进了消费。

  据地坛公园工作人员介绍,地坛庙会今年共设置了80个文创展位,内容涉及原创设计、非遗创新、文创生活等品类,产品达万余种。

  许多来游览的孩子手里拿着、头上戴着、包里背着这些精美的商品,成为地坛庙会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样的变化,让许多游客对庙会有了新的感受。

  “不仅为孩子买了新的礼物,还让他有了更多美的体验。”刘先生说。

  庙会经济的瓶颈

  自2007年以来,全国各地举办的庙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逐步成为各地春节假日经济的新兴力量。在一些传统历史文化名城,庙会还承载了传播文化的使命,一些城市甚至将庙会当作春节期间的重要项目来运作,促成了庙会经济的兴起,“门票+展位租金”的成熟盈利模式也建立起来。

  不过,有专家指出,近年来庙会经济虽然受到热捧,但是大部分庙会还存在服务能力欠缺、商品肆意涨价、展示内容单一乏味、互动节目较少等不足之处,尤其是很难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巧妙融入进去,这成为深度挖掘我国庙会经济的瓶颈之一。

  “如果没有新的东西,人们就会厌倦。老一套的东西对于那些外地游客来说很新鲜,但是对于本地人来说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一位游客告诉记者。

  孙喜保

文章关键词:小吃 庙会经济 责编:王永芳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广西钦州一男子当街暴打妻子?警方:系谣言 广西钦州一男子当街暴打妻子?警方:系谣言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