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旅游资讯 > 正文

这位80后网友不简单,龙门石窟请他做学术讲座

2019-07-14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5034

  作为我国石窟艺术的官方研究机构,龙门石窟研究院凭借着自身资源优势在业界一直都颇具权威。但就是这样一个官方权威研究机构,却在7月10日邀请了一位民间研究者进行了一场佛教造像艺术的学术演讲。如此牛人究竟是谁?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记者对这位民间大咖进行了独家专访。

  给专家“上课”的80后民间研究者

  7月10日上午,龙门石窟研究院二楼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一场名为《造像之形与意》的主题讲座正在进行。数十位石刻艺术方面的专家学者、收藏爱好者及民间石刻爱好者聚精会神地听着主讲人的分享,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着。

  这场讲座的主讲人,是一位80后,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佛教造像艺术的自由研究者,“入行时间不长不短,也没什么耀眼的成就”。

  他叫阳新,喜欢石刻造像的人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而他真正被大众所熟知,是因为2018年“疑似龙门石窟失窃佛首现身美国拍卖会”事件,这尊佛首最初的发现者,正是阳新。正如主持会议的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路伟所介绍的,阳新在业界的影响力有目共睹,“专业且有权威,具备实战经验”,并且也是因为佛首事件,“所以我们特别邀请了他来为我们分享经验”。

  关于这次讲座,阳新告诉记者,当接到龙门石窟研究院打来的邀约电话时,“有点意外,但更多的是觉得有压力”。阳新坦言,虽然平时经常会与专家进行交流,但像龙门石窟研究院这样的官方机构,还是第一次。“毕竟人家非常专业,所以得好好准备。”

  阳新把这次讲座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中国佛造像艺术的审美认知”、“各朝代的造型样式流变”及“真伪鉴别的经验之谈”分享了自己10年来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观点。“主要还是考虑到这些东西结合着事例来讲不枯燥。”

  讲座的效果不错,预计1个半小时的时间延长到了两个多小时,但阳新依然觉得遗憾:“没办法讲述一些细节,只能大概表达了我的观点。”

  从小石块开始的研究之路

  参加这次讲座的,有一位特意从西安赶来的佛造像爱好者,同时也是阳新的粉丝。阳新告诉记者,他是自己所建的微信群里的网友,“我这个群,几乎集中了全国所有的造像爱好者,也有专家”。

  在这名网友与阳新的微信聊天中有这样一段话:“因为龙门石窟佛首而知道的您,而后就是看微博,进群,关注公众号学习!纯纯的喜爱:佛造型!并且您的文章内容不学术,容易理解。”

  阳新告诉记者,自己开始佛造像研究之路伊始,与他如出一辙。

  200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阳新从事着和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跟艺术相关的工作吧,广告啊,设计啊,绘画啊之类的”。所以阳新身边不乏一些研究古代艺术的朋友。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之下,阳新渐渐地对中国古代艺术产生了兴趣。

  一次偶然的机会,阳新来到了位于山东省青州市的云门山石窟,那些雕刻在崖壁上的佛像深深地印在了阳新的脑子里,再也不曾抹去。“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对佛造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渐渐进入了爱好者的圈子。”

  “最开始进来就是看石窟,去博物馆看造像,做笔记,看各种资料,一开始都是这样。”阳新回忆说。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理论积累后,阳新开始上手实践。“我最初的研究,就是从一块一块的小石块开始的。”阳新向记者介绍,这些小石块实际上都是石刻造像的残块,上面会有一些雕刻细节,“像是一些衣服的线条这类的,很小的细节,但却对我非常重要”。

  阳新说,这些细节往往隐藏着巨大的信息,像造像年代、地域风格、坑口等信息都可以从这一块块的残块上获取,“这些小石块就像是一个个样本,从它们身上你可以快速积累经验,当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你判断真伪的能力就会提高”。

  而像发现疑似龙门石窟佛首并迅速凭借照片判断其真伪这样的事例,对阳新来说算是常规操作,“我平常遇到的有很多都比这要复杂得多”。阳新举了个例子:“比如有一些造像,它本身是真东西,也是老物件,但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在最初雕刻的时候有些部分不太好。就会有一些人找一些高手对这些部位进行修复,以使其品相更好。这个价格可能相差就很大了。”

  有过焦虑,也曾“看走眼”,但从未想过放弃

  古董商、拍卖行、石匠、收藏者、专家学者,阳新说自己的圈子很多,“这也是实战经验比较丰富的原因之一,因为有时候你得参与到市场中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阳新在圈子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会有一些朋友找他一起去拍卖会,请他提供一些建议。阳新说,每到这个时候,自己的压力就很大,“人家拿着真金白银,因为相信你,才会让你帮着看。但如果你看走眼了,可能几百万上千万就扔进去了。所以只有在这种真刀真枪干的时候,你的潜能才能被全部激发出来。”“你得对朋友负责,对相信你的人负责。”

  阳新坦言,当自己无法确定一件石刻的年代关系等信息的时候,会很焦虑,会认为自己还是学识不够,会自我否定。“不过这也是自我督促的一个过程。”

  但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有一次,一位朋友拿着一尊佛像来找阳新“掌掌眼”。“我看这尊佛像时感觉它的衣服有点不对劲儿,一般都是袒右肩,他那个是袒左肩。”刚接触造像不久的阳新觉得这个东西不对。朋友就参考了阳新的意见,放弃了那个佛像。

  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发现,袒左肩的佛是有的。虽然很少见,但是是有的”。阳新觉得很愧疚,于是给那位朋友打了电话,承认当时自己看走眼了。“因为当时我看它的皮壳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因为它的形制,自己把自己推翻了。”阳新说,这件事给了自己很大的教训,“你不能因为形制的不对,就断定一个东西的真伪,应该综合去考虑”。

  当记者问道,10年的研究之路,中间是否想过放弃?是否觉得辛苦?阳新斩钉截铁地否定了。“我一开始进来是因为兴趣,一直到现在变成了热爱。”阳新告诉记者,“当你热爱一个东西的时候,你怎么都不会觉得累。”

  现在,阳新在圈子里的名气很大,但他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成就。“只能说自己在佛教造像辨别真伪、断代等方面比较有经验。成就这些东西,我并不是十分在乎。”而对于此次来龙门石窟研究院作讲座,阳新表示,“能够邀请像我这样的民间学者,这体现出龙门石窟研究院的包容性和胸怀,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官方与民间对于传统艺术的共享。”


文章关键词:80后 龙门石窟 学术讲座 责编:张迪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故宫观众破1700万人次 80后90后为主力军

    15日11时40分,随着一位20岁的刘姓大学生观众从午门检票入院,故宫博物院迎来了本年度第1700万名观众。这也是故宫博物院年接待观众数量首次突破1700万,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

慢新闻

广西钦州一男子当街暴打妻子?警方:系谣言 广西钦州一男子当街暴打妻子?警方:系谣言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