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旅游资讯 > 正文

王国庆:竭尽心力守护国宝宛梆

2019-10-24  来源:映象网旅游频道

5034

王国庆和他的《壮美宛梆》 徐 蕾 摄

  55岁的王国庆是内乡县文化战线的基层工作者,除了内乡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这个职务,他还兼任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作为剧团艺人的后代,他听着宛梆长大,为了使这历经四百余年的宛梆之音绵绵不绝、一路高歌,这些年他一直为留存宛梆的根脉、宣传宛梆精神奉献力量。

  听着宛梆长大的孩子

  王国庆1964年出生,名字与国庆节无关,但是他人生的很多重要事件,比如两次工作变动、出书都发生在国庆节期间。他想,这大概就是名字带给他的幸运吧。

内乡宛梆在南阳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主会场演出 崔培林/图

  王国庆一出生就与戏曲结缘。他的父亲是内乡宛梆乐队职员,母亲则是剧团演出时“把大门”的验票员。王国庆从小就随剧团东奔西走,剧团到哪里父母就把他带到哪里。在王国庆的记忆里,剧团常常到一个地方,父母就无暇管他了,只在后台扔张草席,王国庆玩累了就乖乖地睡在草席上。可以说,王国庆的童年是在看戏中度过的,那时宛梆已在他心里烙上了深深地印记。

  1976年,王国庆上中学,也就在那年9月,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了。出殡那天,很多宛梆演职员冒雨赶来参加追悼会。送葬的路上,宛梆的乐手吹奏着哀曲,这年招收的宛梆小学员举着花圈走在前面。这种场景让王国庆泪流满面,不只是父亲的过世,更多的是感受到宛梆剧团这个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从那时起,“宛梆”二字在王国庆心目中就变成不可侵犯的字眼。

  难以割舍的宛梆情结

  1996年,王国庆从内乡县图书馆调入内乡县文化局工作,恰与宛梆剧团在同一大院。在此后的十多年里,王国庆见证了宛梆人的艰辛与坚强、痛愁与欢乐、坎坷与执着,那种艰苦创业、传承守业、爱岗敬业、创新兴业的“宛梆精神”常使他感动、使他振奋,而他一直拥有的宛梆情结也在这一时期被放大了。

内乡宛梆下乡演出 袁小平/图

  在王国庆的眼中,宛梆发展的历史就是艰苦奋斗的历史。宛梆演职员常年奔波,一年365天,在外就有200天以上。对宛梆来说,“金正月,银二月,淋淋拉拉到三月”。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五响锣开戏,到麦收前正是演出的黄金季节,一出门几个月,演出场点一个接一个,有家不能归。有一年,宛梆剧团一共15次路过内乡县城都没有停车回家。王国庆说:“古时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而宛梆人何止是三次、三十次啊!”

  竭尽心力守护国宝宛梆

  王国庆常以“宛梆精神”为动力投身工作,并思考着为宛梆做些什么。他深入剧团调研,写了宛梆改革创新的经验材料,为宛梆剧团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出了力;写了传承发展宛梆艺术的申报材料,为宛梆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了汗;写了宛梆人努力进取、团结奉献的事迹材料,为各级举办宛梆事迹报告会、扩大宛梆影响发挥了应有作用……

宛梆《打金枝》选段 武新建/图

  2012年,原内乡县宛梆剧团整体划转为“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成为目前国内仅存唯一的宛梆剧种专业展演和研究、交流单位。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宛梆”的保护单位,多年来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坚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演出场点除本县外,还辐射到周边县市500多个乡村,两个演出队年演出800余场,受众近百万人次,成为保护、传承、传播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典范,获得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2014年10月,王国庆为宛梆撰写的《壮美宛梆》书籍出版发行,捧着新书,王国庆心潮澎湃,原本对宛梆深沉的情感突然间更加明晰。

梨园花盛开 武新建/图

  如今,享有“天下第一团”美誉的宛梆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品牌,走出内乡,走向全国。王国庆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希望和宛梆人一样,在有生之年,用崇高的热爱和担当,把这朵艺苑奇葩浇灌得美丽娇娆。(徐 蕾)


文章关键词:王国庆 宛梆 内乡 责编:张迪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广西钦州一男子当街暴打妻子?警方:系谣言 广西钦州一男子当街暴打妻子?警方:系谣言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