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长城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蜿蜒而走的万里长城承载着中国这个古老国度几千年曲折的发展史。即使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长城也是一大奇迹。
长城最早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出现最初的作用就是各个诸侯国之间一种互相防御的工程,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知里面长城就是指万里长城,万里长城这个说法上是从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出于防御游牧民族的入侵考虑把战国时期的长城加以修理,连接起来以后才有的。
实际上,长城也并非一万里,据国家相关文物部门勘察测量结果表明,我国历代的长城总长两万多公里,而明长城则有八千八百多公里。
万里长城只是一种概略的说法,只是形容长城非常的长,现在一般情况下就是指相对保存地比较好的明朝时期修建的长城。这段长城西起甘肃省的嘉峪关,东至辽宁省丹东市的虎山。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战国时期齐国建造的齐长城是最早的,比秦长城还早几百年,实际上最早的长城也不是齐长城,而是楚长城,不过楚长城并不叫长城,而是被称为方城。
周朝取殷商而代之,然后采取封建制度,大肆分封皇室子弟和功臣于各地。楚国最初在周朝人看来是南蛮,属于化外之地的,不在中央王朝认可的正统华夏范畴之内,周天子就勉强给了楚国一个“子爵”的级别。
按照公、侯、伯、子、男这样高低等级来看,在那个讲究等级观念的时代,这对楚国来说基本上和羞辱没什么区别。于是,楚国君自己称王,意思很明显,你既然看不起我,我也不跟你玩了,我来个自封和你平起平坐也不错。
周王朝一看楚国这么桀骜不驯,日后必是一大隐患。为了防范楚国,遂在汉水以北、以东地区分封了一大批姬姓的自家兄弟,称汉阳诸姬,他们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周王朝防范楚国的威胁。
春秋时期,楚国实力越来越强,楚文王征服了申国和邓国,开始向北发展,占领了伏牛山以北的大片地区,以图争霸中原。
同时为了防御北方诸侯尤其是齐国的攻击开始修筑长城,这些长城在后来的战争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最初修建的长城是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北边方城县。后来随着战争的需要,开始在各个方向修建长城,形成了西面、北面、东面一个倒U型的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