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旅游资讯  > 正文

巧做创新文章 妙绘全域朝歌——鹤壁市淇县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纪实

2020-05-12 08:41:50   来源:河南日报

5034

  云梦山仙境

  凉水泉民宿

  赵庄晃晃桥

  朝歌老街

  全域旅游展画卷魅力淇县绽新颜

  □张莉娜 张小燕

  “淇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啦……”

  在夏花葳蕤、万物并秀的孟夏之初,朝歌儿女奔走相告,传递着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5月11日,在全省文化旅游大会上,淇县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认定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并受到表彰。

  这个荣誉是30万淇县儿女勠力同心、团结奋战的结果,是“商卫古都·鬼谷圣地”文化旅游阔步前行的印记,也意味着,在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新征程中,淇县文化旅游站在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起点。

  近年来,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淇县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抓手,以“三文三古三区”为支撑,玩转创新驱动的“王牌”,构建景、城、乡三位一体、共融共促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唱响了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蝶变、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飞跃的时代颂歌。2019年,淇县共接待游客816.58万人次,是该县人口的近30倍;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6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25.6%。

  巧做创新文章,妙绘绿水青山。从特色景区到美丽乡村,从文化新城到诗意民宿,穿行淇县,山水灵动、文化氤氲,移步换景间,恰似一幅景城共融、主客共享的全域画卷徐徐展开。

  齐画“同心圆”——

  创新公共政策 描绘全域发展蓝图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淇县,古称朝歌,因“喜迎朝阳、高歌黎明”而得名。千百年来,这片因淇水滋养、因《封神演义》而名扬天下的沃土,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浅斟低唱。今天,放眼567平方公里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诗与远方温情牵手,勃勃生机扑面而来。

  “全域旅游是撬动淇县产业转型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引擎。淇县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促发展,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变文化生态‘吸引力’为全域发展‘竞争力’,助推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淇县县长马海澎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16年11月,淇县被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拉开了从“景区旅游”到“全域旅游”的变革大幕。今天,淇县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一个全新的全域旅游时代向我们走来。

  淇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邢培生表示,淇县处处有美景,处处好生态,处处融发展,全域示范区创建让淇县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全域旅游协调发展成为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

  厚重多元的历史文化、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古朴浓郁的乡村风情交相辉映,赋予了淇县全域旅游发展的资源禀赋:商卫文化、鬼谷文化、根亲文化滋养着美丽小城,古城、古镇、古村落错落有致,景区、街区、度假区相映成趣,构成“三文三古三区”的丰富文化内涵。云梦山、古灵山、朝阳山、摘星台、纣王殿等旅游景区与城市街道、传统村落及24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城展馆、城市公园、朝歌老街等相映成趣,形成景、城、乡“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布局,生动演绎着“山水灵动画卷、文化古都朝歌”的全域风光。

  百里盛景皆入画。淇县以全域为主体、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同频共振的“一体两翼”发展路径显出俊模样,其独具特色的全域“八头效应”让人一见倾心——朝歌古城文化彰显有看头、A级景区元素创新有玩头、乡村旅游民宿引领有住头、优质服务感动游客有恋头、品牌营销辐射全国有响头、旅游扶贫群众参与有甜头、综合监管机制健全有管头、全域发展多点开花有奔头……全面发力、多点开花,淇县全域旅游越来越精彩。

  如何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并向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迈进?

  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打开淇县的全景镜头,顶层设计联合发力,惊喜之作频频呈现。

  ——凝聚一条心,合力谋发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是淇县“一把手”工程,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9个乡镇办、27个县直部门全员共同创建指挥部,形成了“党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协调推动机制。

  ——规划一张图,精心来雕琢。《淇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全县旅游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全域打造提升、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旅游产业突破带动“多业融合”的发展格局完美呈现。

  ——统筹一盘棋,创新走到底。按照《淇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成立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组建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管所等执法机构,为游客保驾护航。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激发传统市场活力。

  多少回风里来,雨里去,风雨兼程;多少次战酷暑,抢严寒,昼夜奋战……在全域创建的征程中,各级党政领导、职能部门和全县人民倾情付出,从蓝图擘画到落地实施如行云流水,似珠落玉盘,一曲全域发展的协奏曲弹进了百姓的心坎里。参与评审的旅游专家均表示,淇县全域旅游发展路径对于文化资源富集、文化旅游价值挖掘不充分、转型发展任务较重的地区,具有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意义。

  下足“雕花功”——

  创新公共服务 构筑全域共享空间

  一座城是一个大景区,更是一个美家园。

  漫步在全域淇县,出门即享自然美景、人文风光。流连于绿水青山,五步一画,十步一景,徜徉移步间,清新花香和满目绿意让人心醉。

  淇县副县长朱江波表示,淇县创新探索景、城、乡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生态、文化、旅游无缝对接,公共服务供给日臻完善。按照“全区域布局、全要素构建、全产业融合、全景观打造、全社会参与”的工作要求,淇县走好生态路,打好创新牌,绘好全景图,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越来越近。

  以业为基,魅力新景接踵来——

  畅游“中华第一古军校”,聆听智圣鬼谷子著书立说、聚徒讲学的传奇;在580米的绝壁画廊,体验5D悬挑玻璃观景台、悬崖秋千、空中漫步等项目的惊险刺激。云梦山增添的时尚元素,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打卡”。

  作为领跑淇县全域旅游的“龙头”,云梦山提速5A级旅游景区创建步伐,加快推进入口服务区、综合服务中心、大型生态停车场、智慧景区打造等项目建设进度,“中华古军校”王者归来。

  全域谋篇布局,项目落地开花。在古灵山,玻璃吊桥、铜顶索道、七彩滑道、VR热气球、飞拉达等新兴网红项目,让古老的灵山充满了青春气息。朝歌老街一期改造、文昌阁复建、卫国故城遗址公园建设等项目相继完工,古灵山入口服务区、康氏文化苑、林氏文化苑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大批文创园区、体育赛事、乡村休憩、实景演艺、写生基地、田园综合体、特色风情小镇等新业态遍地开花结果。

  以绿为底,绿水青山扑面来——

  清晨,薄雾笼罩,于孟夏时节品读朝歌古城,旖旎风光让人目不暇接,沬水河畔碧波荡漾、绿影婆娑,众多市民和游客在拍照留影。

  围绕“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三篇文章,淇县大力实施沿路增绿、拆围建绿、改硬覆绿、腾地植绿的“四绿行动”,道路绿化率达到95.7%。累计投资47.2亿元加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水系等,为全域创建增添了奋飞的翅膀。

  天更蓝、水更净、山更绿,“车在青山绿水间、人行诗情画意中”的美景跃入眼帘,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都市街心游园、城市书房、文化广场以文化润泽民心,游人在沬河畔徘徊、在廊亭下咏诗。城展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展示着城市独特的韵味。随着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省级文明县城、园林县城、卫生县城等一个个殊荣花落淇县,绿水青山成为朝歌儿女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撑点。

  以文为脉,古韵悠长入画来——

  一城山水,千年“淇”事。文化浸润着朝歌大地。全域旅游示范区如何传承“淇县文化”,讲好“淇县故事”?

  淇县极力推动文化繁荣,传承、创新、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让文化火起来、热起来。

  依托以云梦山为载体的鬼谷文化,开展鬼谷子儿童夏令营、企业经营培训班及文化研学活动,成为文化景区转型升级探索的典范。鬼谷子文化大讲堂座无虚席,武士迎宾、调师离位、龙女引泉等实景演出,赋予鬼谷文化新的生命力。海峡两岸鬼谷子文化交流,近年来共吸引超10万人次台湾同胞入淇。世界林氏根亲文化节、殷氏朝歌祭祖大典、石氏根亲文化节、康氏根亲文化节等寻根问祖活动,使入境游的大门越开越大。

  围绕春赏花、夏亲水、秋观草、冬民俗四季主题,云梦山草原风情文化节、古灵山泼水节、朝阳山孔子文化节、摘星台根亲文化节、赵庄丰收节等接连上演,形成了连绵不断的“旅游高峰”……

  与此同时,快旅慢游的全域交通网把美丽的风景串联起来,连线成片,全域全景图、旅游标识随处可见,智慧旅游“云”端发力,“厕所革命”加快推进,装扮着主客共享的全域栖居。

  把城市放在公园中,把山水留在家门口,把文化藏在心坎上……一幅匠心绘制的小城图景,画质日渐精美,气韵更加动人。

  唱好全域歌——

  创新融合之力 追逐乡村振兴图景

  周末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赵庄,四面八方的游客汇聚于此,打卡晃晃桥、悬崖秋千、七彩滑道、太空飞船等网红娱乐项目,并“一站式”尝尽各种太行美食。

  走进国家级传统村落石老公村,村民摆放好小米、山核桃、土鸡蛋、粉皮等土特产,等待游客到来。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凉水泉灵泉妙境五星民宿成了游客争相前往的网红民宿“打卡地”,一时间,一房难求。

  一个个镜头、一幅幅画面,定格了全域旅游的淇县故事,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淇县县委书记王海涛表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落脚点,是增强人民群众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淇县全域旅游发展不仅将“美”融进了游客心中,把“富”装入了百姓腰包,还为多产业融合增添了动力,助推着乡村振兴大业。

  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步入乡村,从“卖田地”到“卖生态”、从“卖资源”到“卖风景”、从“卖特产”到“卖文化”,都为玩转淇县增添了更多选择。秉持“一乡一特色,一村一风情”的发展思路,淇县创新乡村旅游发展,建立起“景区+乡村+贫困户”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双3+”旅游扶贫模式,培育出“阿丽嫂”“河岸人家”等一批餐饮住宿、土特产品牌,带动3800多人脱贫,开辟出旅游富民的新路径。凉水泉灵泉妙境以“旅行社+景区+传统古村落+扶贫”的模式被列为全国乡村民宿发展十大典型之一,这一化腐朽为神奇的民宿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将绿水青山变成了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传奇大石岩、妙境凉水泉、灵动赵庄、十美鲍庄、艺术东掌、红色鱼泉、民俗秦街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风生水起,让好风景带来了好“钱”景,让到此游览的都市游客连连赞叹:“淇县有山有水有乡愁,宜居宜游!”

  “头雁”领航,“群雁”相随——

  朝歌大地上激荡着创业创新的春潮,一个个“创新之作”彰显着淇县独有的特色。

  从2016年开始,淇县实施“头雁回归创业”计划,吸引40多名“头雁回归”、109多名优秀人才回到农村,赢取了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的先机。国家级传统村落大石岩村第一书记徐光,成立“七老”团队,带领群众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修旅游道路,建停车场、大食堂、综合服务区,让13个山头插遍红旗,党性光辉唤醒了沉睡的大山,“空心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旅游村。全国劳模靳月英祖孙四代绿化太行,感召淇县人民“十万大军战太行”,把淇县变成了绿水青山,又变成了金山银山。

  产业引领,同频共振——

  在全域旅游的进程中,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诠释了淇县“全域旅游”的内涵,“旅游+”不断创造价值、放大价值,产生“1+1>2”的融合效应。

  旅游+文化,根亲文化品牌日益闪亮,林氏、殷氏宗亲心系朝歌;旅游+农业,农耕体验游、四季采摘游深受青睐;旅游+体育,登山、骑行、滑雪等全域赛事轮番上演;旅游+美食,“淇河三珍”缠丝鸭蛋、无核蜜枣、淇河鲫鱼打造“舌尖上的淇县”;旅游+文创,竹简兵书引人入胜,鬼谷子下山青花瓷、黑陶、铸铁壶等百余种商品让人爱不释手……多种业态相融相盛,文旅融合大放异彩。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美丽经济离不开全景化、全产业、全领域的协作。全域旅游与文化、农业、体育、养生、互联网等产业倾情拥抱,推动金融、交通、餐饮、商业、娱乐等多行业、全要素同频共振,带动整座城市向阳发展、转型升级。

  全域旅游是一次理念革新和模式创新,它在改革创新中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成“金山银山”的发展优势,将“宜居宜游”的城乡环境变成主客共享的诗意空间。让这里的山水更有颜值、文化更有气质、产业更有价值。

  绿水青山不改,全域朝歌已经焕然一新。

  “全省文化旅游大会的召开,开启了淇县文化旅游科学发展的新征程。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是旅游发展的休止符,而是文旅融合、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王海涛坚定地说,“接下来,踏着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节拍,搭乘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快车,朝歌儿女将栉风沐雨、众志成城,向着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迈进,奋力建设‘产业优、文旅兴、城乡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富美淇县,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淇县篇章’。”

  《河南日报》(2020年05月12日 第16版)

文章关键词:鹤壁市,淇县,全域旅游,示范区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江苏:打造“体育+旅游”融合示范基地

    为推动江苏省在旅游服务业上的特色发展,积极开拓“以体促旅”新模式,江苏省体育局、无锡市体育局、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江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新桥镇人民政府、海澜集团10日在江苏省江阴市签署《联合打造体旅融合示范基地》战略合作协议,

  • 点亮“夜经济” 提振文旅业

    5月11日,记者从全省文化旅游大会获悉,会议提出了7项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的主要任务,以促进文旅消费市场繁荣。

  • 繁花盛开,少年归来——郑州经开区锦程小学复学啦!

    5月11日,是郑州市小学返校复学的第一天。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锦程小学校长王慧燕带领行政人员和值班教师早早守在校门口迎接返校归来的学生,引导学生规范、有序入校。前程办事处、前程派出所的志愿者们来到周边路口和道路两侧协助学校开展复学工作。

  • 西峡“全业融合”新模式 构建全域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一年,我们大概综合收入20余万元,大部分游客都是以避暑为主,时间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5月9日,在西峡县太平镇东坪村97号精品民宿的院子里,老板李有彦谈起经营情况,如数家珍。

慢新闻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