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一”小长假,全省天气晴好,适宜出行。特别是“五一”假期由3天调整为4天后,出游人数明显增加,全省各大景区游客激增,乡村旅游人气爆棚。同时,由于文旅深度融合,各地旅游景区、景点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体验和参与项目不断增加,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供需两旺、安全有序,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五一”小长假,全省旅游市场共接待游客3639.12万人次,旅游收入230.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12%、38%。据不完全统计,5月1日—4日,包括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的省图书馆、省少儿图书馆在内,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含设在图书馆内的各类展馆)进馆人数超过58万人,累计举办活动540余场,参加读者34万人次;包括省文化馆在内的全省各级文化馆举办各类展览和馆办团队惠民演出等文化活动900余场,累计惠及群众约110万人次。
一是安全出游格外得到重视。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旅游安全得到了格外的重视。为确保“五一”小长假安全有序,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省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的要求,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劳动节端午节假日市场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全省旅游和演出市场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组织对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指导。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三级值备班制度,加强节日应急协调,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假日工作不停歇,加强对旅游景区景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等重点部位的检查和监控。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场馆等通过网站、短信、微博、微信、APP服务平台向游客推送资讯、提示,引导游客错峰出行,有效缓解了热点景区人满为患的现象。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队在高速公路出口等重要路段设置咨询台、服务台,接受游客咨询,向游客免费发放治疗晕车、感冒的应急医疗药品,为游客出行提供人性化服务。小长假期间,省旅游质监所共接到39起投诉,目前均得到了妥善处理,未发生文化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服务质量投诉情况。
二是市场推介准备充分。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全省统筹、区域协调、地市联动,通过建立“1+N”高铁旅游推广机制,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集中投放形象广告,借助携程、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宣传营销。节前,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省内35家景区在郑州东站、上海虹桥站、广州南站、杭州东站、南京南站五大高铁站同时启动2019河南文化旅游高铁宣传活动,冠名“老家河南”号高铁列车,并在京广、京沪、徐兰、沪汉蓉等全国主要高铁线路投放宣传广告,全面覆盖国内主要客源市场,引爆河南文化旅游品牌传播。节日期间,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有关机构组织开展了“首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一个主会场、十个分会场依次举办活动,全省文化和旅游推介活动再次推向高潮。为了方便游客出行,文化和旅游厅以及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围绕"出彩中原·老家河南"主题,发布“文化传承、中原山水、城乡变化、红色基因”四个板块20条精品旅游线路,向海内外游客发出诚挚邀请。准备的宣传推介,使“老家河南”旅游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文化和旅游特色品牌更加凸显,有效带动了假日旅游市场。
三是智慧旅游大显身手。今年“五一”期间,游客感到最大的改变是智慧旅游带来的方便。云台山、龙门石窟、红旗渠、清明上河园等景区发挥智慧旅游优势,通过“一键互联,码上入园”解决高峰期游客需求“第一难”,网络购票、智能导航、智能调度等智慧旅游在关键时刻大显身手,极大缓解各大景区客流高峰引发的难题,一部手机即可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智能化连接,游客通过网络提前订购车船、讲解、餐饮、景区交通等相关延伸服务,感受了舒适和便捷,获得了更多的游览时间。智能调度让景区拥而不堵,有序运行。云台山景区通过智慧中心将内部交通运行网络、内部监控网络和公安、旅游、发改、消防等部门调度系统对接其中,形成联合管控系统,实现了“纵览全局、扁平调度、可视指挥、高效运作”,达到“一分钟响应、两分钟调度、三分钟救援”效果。
四是文旅融合亮点纷呈。各地民俗表演、非遗展示、文化节庆异彩纷呈,古镇、古村、古街、文化馆、博物馆等游人如织,旅游市场“文化味儿”十足,这是今年“五一”假日旅游新亮点。全省各地及各大景区、各大文化场馆为了应对加长版“五一”假日,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倡导文化过节。省图书馆组织的民间版画展、家乡文献征集、原声互动视频赏析等吸引了众多读者参与。郑州绿博园举办了“逐梦新时代 绿博百花嵘花展”,让游客在花海美景中感受新时代,畅想美好新生活。郑州园博园组织的汉服游春、古风舞蹈等,让游客体验穿越时空的旅行。杜甫故里举办的诗词大会,引发游客读古诗、学国学的热情。开封城墙景区举办了“汉服亲子嘉年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让游人流连忘返。开封龙亭景区的《九帝迎宾》《大宋代周》节目,三门峡函谷关景区的玄宗祭祖大典,商丘火神台景区的国风司礼大典表演等,进一步丰富了游客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了旅游综合消费。同时,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如开封启封故园的“旋转的回忆”首界七彩风车节,汝阳杜鹃花节暨炎黄文化节,淇县云梦山景区的己亥年智圣鬼谷子文化节,陈家沟景区的太极拳小架交流赛等,为游客提供了赏心悦目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媒体报道的关注点,以及网络社交平台话题和互动的焦点。各地还通过增加惠民措施,让游客得到实惠,使服务得到提升。如龙门石窟实施“惠游方圆600里”行动计划,陕州地坑院景区对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优秀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实行免费入园,信阳鸡公山风景区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免票入园,中原福塔景区对河南省工会会员半价优惠,辉县轿顶山景区转发朋友圈送门票,鲁山阿婆寨景区推出”五一“免费吃桌活动等,得到了游客的欢迎。
五是乡村游开始发力。今年的“五一”小长假,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选择到乡村进行采摘活动,感受记忆中的乡情、乡音和乡愁。栾川重渡沟、信阳郝堂村游客爆满,樱桃沟足球小镇、鹤壁桑园小镇、好想你红枣小镇等特色小镇举袖成云,众多游客吃农家饭、购土特产,让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实惠。嵩县车村镇推出乡村旅游网络扶贫平台,一部手机即可实现网上推广、游客咨询、在线导航、预订支付、商户结算等功能,提升了游客体验度。各类民宿开始大显身手,全省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是自驾游渐成主流。追求怡情山水、踏古寻幽的自驾游开始大量出现,大批游客驾车涌入乡村民间、城市近郊,追忆传统记忆,体验田园生活。生态游、乡村游、近郊游等自驾短线游呈火爆趋势。嵖岈山、白云山、老界岭、尧山等休闲度假景区停车场“一位难求”。云台山景区的朴居、汀澜、云上的院子等一批高端民宿“一房难求”。郑州樱桃沟、洛阳倒盏村、新县西河古村落、丁李湾古村落等游客爆满。
在某视频平台的“打卡”榜上,洛阳高居榜眼。华灯璀璨的应天门、别具一格的九州池、古今辉映的洛邑古城,这些“网红”地标成了洛阳新的旅游名片。
12月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揭晓了有旅游界“奥斯卡大奖”之称的2019年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风云榜。
2019年12月13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颁发文件(豫文旅资源【2019】28号),认定150 家乡村旅游特色村、50 家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52 家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和 10 家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12月25日,据文化和旅游部公示,北京市圆明园景区等22家旅游景区拟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中,河南省新乡市八里沟景区在列。公示期为2019年12月25日至12月31日。
12月17日,冬日暖阳下的新密市米村镇杨树洼村一派田园风光:走在村里平整的水泥路上,一片纸屑、一个烟头都没有,分类垃圾桶摆放整齐,路旁的绿化树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拐进一处蓝砖灰瓦居民房屋,大蓬大蓬的万年青生机盎然,干净整洁的小院里有一架子葫芦,胖乎乎的葫芦黄绿相间,
河南省文化旅游推介会23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吸引印度社会各界来宾百余人参加活动。
12月21日,河南民宿发展座谈会在鹤壁淇县召开,来自省内外的知名民宿创始人及运营团队、民宿专家、旅游投融资公司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河南民宿项目落地情况、探讨河南民宿发展新思路,郑州泊心美宿等40家民宿被评为 “河南省精品民宿”。
11月29日,修订后的《河南省旅游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
三院禁约碑,立于内乡县衙大门东侧,整体完整,碑文清晰。该碑高2.96米,宽0.91米,圆首,碑首刻“三院禁约”四个大字,字体为楷书,计27行,满行7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