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庆“黄金周”期间,很多出门旅游的人很热衷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旅游经历,比如,到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新鲜事物,有点什么感想之类的等等。
2 晒晒古代版的“PS”画作
古人最喜欢在山水间纵情,如果不会写或觉得用文字表达是多余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画下来。这种记录直接体现了旅游的人在途中的感受。
比如,隋代的山水画家展子虔画的游春内容,唐代“画圣”吴道子凭记忆为唐明皇画的嘉陵江水等等,他们把自己在旅游中见到的风土人情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分享给朋友们。他们的朋友圈大多是上层人士,借助这些人的能量传播出去,就能为更多的人所熟知。
古代旅游虽是皇亲、贵胄、达官、名士的专利,但平民百姓出门近处郊游,放风筝、赶集等,也会把自己这一天最有感受的事情画下来,即使涂鸦也觉得很快乐,然后拿给街坊邻居看,乐趣十足。
画画虽然不如照片真实、直观,但现代照片也有不完全真实的,比如PS,合成后再也不是原始的模样,那就把古代这种画画的记录形式当成PS或者美图秀秀吧,真好玩!
3 在山川崖壁上刻字,获陌生朋友点赞
旅游途中,古人喜欢在崖壁、山石等地方刻字,这也是发朋友圈的一种方式。
游到兴致高涨的时候,在一块石头或一处崖壁上刻下自己的感受,既能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又能获得许多陌生朋友的点赞,也是很爽的一件事。许多诗词碑刻就是这么成为经典的。
旅游碑刻起始东晋,唐宋流行,元代衰落,明清又繁荣起来。“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谁也熟悉,出自桂林独秀峰的摩崖石刻,是南宋诗人王正功的七律《劝驾诗》第二首中的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本意是借由桂林山水鼓励此地的举子们努力学习,可以像桂林的山水那样名满天下,不过朋友圈里最后只把桂林山水的美传得越来越广。桂林还有一处石刻很有名,就是明人邝露《游虞山记》里记载的东晋颍川人虞阐出补零陵太守时作了《虞舜像赞并序》,并刻石于虞山,可惜这块石刻不走运,没被保存下来,只能在朋友圈被遗憾地叨叨两句。
除即兴之外,还有专门刻碑记录往事的。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由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建立唐朝后,专门到此感谢叔虞,铭文歌颂宗周政和唐叔虞建国策略,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这和旅游虽然扯得有些远,但也算是李世民烽烟中的另一种游历感悟。两千多年,晋祠铭通过当时的皇族朋友圈一层层向外扩散,直到今天还在我们的朋友圈里转来转去。
古人把自己的感悟刻在山川石壁上,许多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我们今天刻的“到此一游”可不一样。
全球十大最受欢迎拍照景点给你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