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庆“黄金周”期间,很多出门旅游的人很热衷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旅游经历,比如,到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新鲜事物,有点什么感想之类的等等。
4 把旅游美景微缩版复制到皇家园子里
说到古人把旅游经历发到朋友圈,不能不提乾隆帝。
乾隆喜欢江南风光,可一旦离开也就看不到了。怎么办?克隆是个好办法。他看上了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不能一直呆着不走吧,回京立刻让工匠按照当时临摹的纸样建一个同样的园子,就是现在的颐和园。颐和园里有江南特色的园林建筑比比皆是,昆明湖、苏州街等都是微缩版复制品。
苏州的狮子林是乾隆的最爱,他初次从朋友圈里看到元代画家倪瓒的《狮子林图》时,喜欢得不得了,几次南巡后都去游赏,最后在长春园建了一座狮子林。
乾隆把很多江南美景的微缩版复制到京城的皇家园子里,邀王公大臣等来一起观赏,其实也就是在他的“朋友圈”里晒自己旅游后的作品,大臣们纷纷点赞。但是,乾隆的朋友圈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有一定的局限性。
今天,我们能够在朋友圈晒乾隆帝当年朋友圈里的旅游作品,确实也很有意思。
5 论诗交流心得,朋友们一起High
有些古人游玩后,喜欢用切磋诗的方式,赢得朋友们的参与,然后大家一起High,类似于现在朋友圈里的发言。
比如,有一次,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不知苏东坡当时是否外出旅游,但就诗的内容“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来看,都是旅游中常常抒发情感的东西。苏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说: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说:“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像古人这样用诗在朋友圈进行交流心得体会的不在少数,也是一大乐趣吧。
全球十大最受欢迎拍照景点给你灵感